■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 “一首漢俳一件寶”,首漢是俳件廣東省博物館與六榕俳林、竹林俳舍等漢俳創作團體聯動發起的寶當“文物+漢俳”文化創意活動,這種以十七個字描摹物件、用描摹闡發感受、行詩并在文字中嘗試觸發至廣大時空共鳴的文物嘗試,是首漢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和文化遺產活化方式。這也是俳件六榕俳林提出“漢俳為灣區文化建設服務”的文化主張、積極探索參與社會公共文化宣傳的寶當具體實踐之一。近日,用描摹廣州市六榕佛教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王導,行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文物“不少文物和漢俳,首漢也有共通性,俳件就是寶當在端莊中見跳脫?!?/p> 1 用17個字 展示文物的價值和啟迪 2022年4月間,廣東省博物館在其官方微博,發起了新話題#一首漢俳一件寶#,邀請大家創作漢俳三行詩,來描摹、贊嘆館藏珍貴文物。作為創作載體的三件藏品,分別是銅胎畫琺瑯綠釉婆金雙鋪首活環尊(清代)、銀鏨刻盾形紋章紋花卉紋高足杯(19世紀)和銅胎掐絲琺瑯獸面紋出戟方罍(清代)。 綠甲披金身 尊前功名百年塵 精彩述來人 ——這十七字的漢俳,就是對銅胎畫琺瑯綠釉婆金雙鋪首活環尊的詩意講述。網友“春曉秋歌”的這首漢俳在眾多參選作品中被評為優勝。由“六榕俳林”評委擬定的頒獎詞為:以擬人的手法,展示了文物對當下的文化價值。 銀觴通體素 紋花鏨盾自高足 能飲一杯無 ——這,則是在第二輪活動中,六榕俳林率先為銀鏨刻盾形紋章紋花卉紋高足杯創作的漢俳范例?!罢埜魑毁接眼x躍參與,讓公眾更好地了解國寶文物的珍貴,同時讓大家欣賞漢俳三行詩的凝煉雋永之美”,發起者如是說。 何為漢俳?近日,廣州市六榕佛教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王導在受訪時介紹:“漢俳,是以漢語言吟詠和創作的、‘五七五’句式的三句十七字詩歌形式。只有三行、十七字,是最簡練的格律詩,由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創立,后在廣州市六榕寺法量上人的推動和支持下,漢俳文化以六榕寺為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得以廣泛弘傳?!?/p> 2 “漢俳這種‘新詩體’ 應得到承繼和光大” 王導早年即與廣州六榕寺結緣,并于2015年起,在這方“寶塔千古屹,王文蘇墨雙輝映”、領嶺南諸叢林文脈風氣一時之先的勝地,“感六榕法量上人之偏愛垂青”,協助“操持六榕些許弘宣事宜”,并將“漢俳”這種文學形式重新發現與發揚。 “漢俳是中華傳統詩詞文化的再創新、再發展”。他說,漢俳的發端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漢代長短句,且與唐詩宋詞一脈相承。這種簡短、靈便而又飽含詩意的句式,在崇尚漢文化的日本得以發展為“俳句”,成為一種獨立的詩歌體裁,并流傳到美、英、法、德、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至少48個國家和地區(35種語言),是流行國際文壇的最簡練明快的詩詞樣式。 1980年5月30日,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居士在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以俳句“五七五”的句型結構,以中國傳統詩詞的章法內涵揮筆寫就——“綠陰今雨來,山花枝接?;ㄩ_,和風起漢俳”——這首“漢俳”定型定規之作,標志著“漢俳”這一根植中華、花開全球,既古老又現代的文學樣式正式回歸中國。 近年來,在法量上人的倡導下,“漢俳”在六榕寺得以承繼和弘揚。六榕佛教文化研究院內設的漢俳創作團體“六榕俳林”,吸引了社會各界眾多漢俳愛好者及文化藝術界人士的關注和參與,并與“竹林俳舍”等漢俳組織共同開展漢俳的創作研究,積極探索漢俳與其他文化藝術門類的融合發展。 王導介紹,漢俳最大特點是句式極簡而意象豐富。俳句全詩只有十七個字,詩分三行,每行各有五、七、五個音節,因其字數極少,俳人在創作時,更能專注于將內心的玄思妙想與自然的微光綺景相和應,于剎那間定格永恒,渾然天成,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惠我以湯盤,歷歷孤明一字禪,將心與汝安?!w樸初 無遮花更香,莫作平常意識想,空谷做么響?!可先?/p> 不忍擾歇乏,小院徘徊賞桂花,相見亦無他?!鯇?/p> “這種由樸老定型定規的遵循中華傳統詩詞創作規律又極具新時代特征的‘新詩體’,無疑是極富特色的一種文學表現形式,理應得到承繼和光大”,王導說,“它的長處在于抓取時間上的一瞬、空間里的一隅、思念中的一維,納須彌于芥子,其效果則或像一束光芒,或似余音裊裊,或如云開月明,呈現清新脫俗的美學意象;其跳躍奇巧之處,又頗見禪宗直指人心當下徹悟的風骨”。 3 文物和漢俳 在端莊中見跳脫 “而不少文物和漢俳,它們也有共通性,就是在端莊中見跳脫?!蓖鯇дf,與廣東省博物館的“一首漢俳一件寶”合作,是一次非常有殊勝因緣的合作,既能用更多的方式來講述傳統文化遺產故事,又能在物品和文字結合的“形”之外,給到人們更多的想象、啟迪和滋養空間。 “通常對于文物的介紹,洋洋灑灑數百字,其中不乏生僻字和艱深的專業語言,對于部分博物館游客來說,是存在一定閱讀和理解‘門檻’的。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吸引游客注意力,并引導他們去關注更多內涵?十七個字的漢俳妙語,就可以精簡地、或活色生香、或直擊人心地,抓住人們的眼球。它就像一扇瑰麗窗口,言未盡而意無窮,提示您前面更有一座無限豐富奧妙的花園?!?/p> 在這個時候,十七個字,乃至配合的圖片,已經成為一個醒目的視覺元素,并可以由視覺流連直接產生停駐和探索的共振?!岸疫@種方式,完全可以在更多場景和地點中得到巧妙而廣泛應用?!?/p> “銅胎鑲釉彩,這般絢爛做將來,琺匠巧安排?!?/p> “方罍銅胎鑄,獸面回紋饕餮出,古今醉一壺?!?/p> |